《爱弥儿》读书心得
启蒙时期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小说,卢梭通过其虚构的小说主人公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系统地表达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书中虚拟了一个贵族子弟爱弥儿,卢梭扮演了爱弥儿教师的角色。卢梭记述了爱弥儿成长的过程,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对他倾注了25年心血,对他实行种种教育,最终将他培养成"社会中的自然人"。该书从1762年问世,至今有250多年了,其中很多的教育理念放在今天依然是潮流的呼吁。
初读本书是在大学时期的教育理论课程上,读完书后,处在象牙塔里的我,对卢梭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能提出如此先进的教育理论是多么的了不起,并对他的“教育应该遵循自然法则”深以为然。卢梭说人是自然的人,主人公爱弥儿也如此。因此,一切都应遵循自然。比如在学说话上,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说话。卢梭作为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旧式教育,提倡教育应当遵循自然之道,主张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发展天性”。想来鲁迅所批判的封建教育不正是说封建教育没有顺应自然法则,扼杀了孩童的天性么?童年就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可封建教育体制下的孩童却得在先生戒尺的威逼下背诵自己也不理解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让鲁迅先生深恶痛绝。他对《风筝》中写的踩烂弟弟的风筝一事懊悔不已,认为自己就是剥夺了弟弟作为孩童的爱玩游戏的天性。所以,什么年纪该读什么书该做什么事,我们不能以成年视角去要求孩子,卢梭这种分年龄段的方法确实对现代教育制度影响很大。
可如今再读此书,我却纠结在了这本书的一些片面的观点当中。我实在佩服卢梭这个从没有亲自抚养过自己孩子(他的五个孩子都送去了育婴园)的人对教育的理想化,这还真的是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的乌托邦类书籍,这是卢梭自己理想中的教育模式,爱弥儿是他理想中的被教育好了的“自然人”,最后是像电视剧一样的大团圆结局。可我们掩卷思考:每个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都会有圆满的结局么?个体的多样性哪里去了呢?那种纯粹的按年龄段把体育、智育、德育等截然分开的施教方法是否太过片面呢?例如:卢梭认为2-12岁自然教育时期的儿童智力处于睡眠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这个时段不主张让爱弥儿接触书本。我国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在6-12岁之间,而如果小学阶段的孩子不知道什么书,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时代在进步,在发展,我们有很多观念需要更新,诚然,考虑卢梭所处的社会时代,他的很多提法是有其先进性的,而且在纠错过程中,矫枉过正的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但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同时看那个时代的主流观点和卢梭的观点,我看到的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对教育的目标也是从一个桎梏进入了另一个桎梏。从唯成功论到逃避世俗,从完全服从社会属性到完全抛弃社会属性,在他反复强调的自然中让我看到的恰恰是“非自然”,如同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教育体系,与现下流行的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相反,他们在鼓吹的一些教育模式应该就是深受卢梭影响,提倡不要让孩子做不适合自己年纪的事,比如六岁前不能让孩子看书,看电子类产品,很多父母深信不疑,一发现孩子看书或者看手机或电视就如临大敌,慌不择道,忙藏书、藏手机毁电视、、、、、、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代在发展,我们要根据时代和孩子的发展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笃信某一种教育理论。要知道当教育体系有着毫无弹性的严苛规定时,被牺牲的往往就是每个具体受教育者的差异性。
又比如卢梭认为“母亲是孩子的真正保姆,而父亲是孩子真正的老师。”这种想法无疑是很偏激的,在现代社会父亲和母亲都同时扮演着保姆与老师的角色,并没有卢梭描述的那样分工如此明确。只可惜还是有很多人在推崇卢梭这一观点,认为“慈母严父”就应该是最好的教育模式,母亲就只负责孩子的喂养及饮食起居不参与教育,而父亲才是真正教育者的角色,这中返古的观念真是令人咂舌。
在这里谈我的这点心得,不是否定卢梭的教育思想,正如我在开篇所说,他的很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但读书一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不会被书困住。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思考我们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成为社会栋梁承担社会责任,还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前两个目标如果可以一致是最完美的,如果发生冲突要怎样选择?这其实是教育者最需要关心的基本问题,但是这个前提是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否则,只出于教育者一厢情愿甚至不成熟的想法就要把受教育者放在一个模子里作出一个其心目中美好的形象,这个从底层逻辑来说跟纳粹想筛选出完美基因创造一个完美世界是一样的。换言之,对任何要求它人去过一个被设定的人生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的人都要加以警惕。
读书就是不断吸取给养的过程,如果一本书能让你越读越有体味和思索,那么这一定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爱弥儿》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多读一次就会让你多一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