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多篇

时间:2025-02-03 07:11:51
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多篇(全文共7266字)

【编辑】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网络对青少年三观形成潜在威胁,已经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集体意识薄弱,个人主义泛滥。共同阅读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5篇,请您阅读!

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1

班会主题:

安全、健康、文明,青少年的绿色网络

班会目的:

通过此次班会,意在用众多鲜明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健康、文明教育,使其具有正确对待网络的思想,并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我做起,携手建设网络世界。

班会内容:

分三个内容进行,分别是网络安全、网络健康、网络文明。

一、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含三方面含义:

第一是关于上网时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第二是接入互联网时个人计算机的安全,第三是由网络接触转入现实接触时的人身安全。

1、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或数字化)的社会,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哪些呢?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密码、电子信箱帐号密码、个人照片等等。

个人资料现已成为他人盗取的重要目标。

案例一:播放个人安全信息被泄露,危害几何短片.问:网络QQ聊天要注意什么?你如果遇到同样情况该怎么办?

案例二:播放储户存款不翼而飞短片。问:你从短篇中学到什么?不要用什么作为密码?

案例三:上周我校高一二班家长就接到电话,声称孩子急病进了华西。班主任让家长马上大款三万元。这种情况,应告诫家长如何做?

第三个案例和我们很贴近。

提示:不要将重要的个人信息提供到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

2、个人计算机的安全。

网络中高手如云,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使用和普及,个人计算机已经成为黑客或不法分子的攻击目标。这也是我们在上网时经常遇到的情况。

提示:不点击不明链接;给电脑设置防火墙;及时打官方公布的系统补丁。

3、由网络接触转入现实接触时的人身安全。

案例一,网名为沙子的__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聊天时被聊天经验丰富的__市毕冬冬的“网上形象”深深吸引,在与他第三次会面时被杀害了。与男网友见面三次后被杀。

案例二,一少女与男网友相处三个月怀孕两次,后男子消失。

案例三,请收看法制节目《十九岁少女遭6名网友轮奸》

面对QQ聊天室里既陌生又熟悉的头像,面对那一遍又一遍的请求,我们该怎么选择呢,是见,还是不见?

提示:

A、不要轻易答应与聊天不久的网友见面,如必须见面,一定要多方了解其背景。

B、与网友见面应征得家人同意,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C、约会地点不要选择酒吧、舞厅等过于嘈杂或偏僻的地方,也不要选择在对方家中或自己的家中。

D、如发现情况不妙,断然拒绝(千万不要言辞含糊)进一步往来,紧急情况可拨打110或巧妙向路人求助。

二、网络健康

网络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测一测: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

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你其中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网络综合征(IAD)”,这种新的心理疾病使得沉溺网络不能自拔受到损害的问题成为目前心理学者的一个新课题。由于网络具有日新月异的变化,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好奇心,导致青少年由最初的随意浏览到最终的深陷其中,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找到乐趣和安慰,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与他人正常交往。

我们不可能抛弃网络,那叫因噎废食,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呢?

提示:

A、珍爱生命,远离教唆性的有害游戏。

B、上网时间一天不要超过三小时,多做运动。

C、多余同龄人交流,避免上瘾。一但发现有过分依赖网络的症候,可求助于心理咨询。

三、网络文明

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上网的人也是良莠不齐。

案例一:有些网站污言秽语不绝于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a href='//www.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缓闲澈图洳涣嫉挠跋臁2簧偾嗌倌瓿て诮哟ゴ死嗤荆恢贝υ谝桓鲂槟獾氖澜纾佣チ思壑蹬卸稀?/p>

案例二:4月11日,满洲里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因网骂引发的人命案,死者不满16周岁,花季少年,命丧黄泉,只缘网骂。

案例三:一封建迷信网站,宣称有大师预测,内容包括八字预测、姓名预测、八卦预测、择旦等内容。

我们应怎样避免迷失在不良网络中呢?

提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浏览封建迷信网站,不发布违法、污秽言论,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结语:

要做安全、健康、文明上网的青少年,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2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们开展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安全,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值得反反复复的唠叨;而我却要说,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常常放在心中默念的主题。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师生幸福安宁的基本保障,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失去它,我们的一切努力将会 ……此处隐藏2126个字……失”!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打架斗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溺水等等。

曾记否:新疆克拉玛依发生的特大火灾,共有三百多名师生葬身火海;河北省某中学做课间操时学生在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数十名学生伤亡;湖南一学生欲跑出校外,不慎从围墙摔下身亡。

我们附近小学两位可爱的小学生在江滨东路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无情轧死!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与数据怎能不叫人心痛震惊,想想那些如流星般陨落的鲜活的生命,怎不让人警钟长鸣

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也反映了我们个别学生对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薄弱。

也许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

不对,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如果一个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喜欢惹是生非,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

如果一个学生不思学习,喜欢疯疯颠颠、打打闹闹,整天抽烟喝酒、泡网吧,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长期下去可能会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

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5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它既没有空间限制,也没有时间限制。但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净的世界,网上色情作品泛滥,许多犯罪活动都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这告诫世人,互联网世界虽然是个奇妙的虚拟天地,但也是一个必须加倍提防的地方。成千上万的父母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上的危险。互联网世界充满了陷阱,遍布着别有用心、引诱孩子走入歧途的人;孩子单纯的心灵很容易被污染,而孩子和父母却往往觉察不到。那么,怎样让孩子面对互联网这个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世界呢?作为父母,应该和孩子努力沟通,以便共同消除网络世界带来的危害。

上网的危害:

一、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学生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学生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学生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学生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学生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学生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学生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学生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 与色情有关, 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 60%的学生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学生中,有90% 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网络游戏成瘾者心理特点有: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案例

1、江苏泰州一个

12 岁的男孩,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离家出走达两个月。

2、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一个

14 岁中学生,在五一长假,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不吃不喝,结果猝死在电脑桌前。

3、中国最年轻的黑客——“菜霸”,花了

6 天 6 夜攻破腾讯内部系统,但接着马上被公安局关押。

4、有一名

21岁的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在他正准备离开网吧返校时,突感头疼、两眼发黑,继而倒地昏迷,医院收治后诊断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低血糖症”。

5、20__

年 5 月,江西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上网成瘾导致狂想症后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残剧。

网络成瘾对学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1)损害身体健康。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炼,会引起他们视力下降、精神疲惫,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经常上网的学生会造成左脑发育不良,语言表达力下降,甚至思维混乱。

( 2 )人格异化,影响社会交往。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 3)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网络游戏给了学生扮演各种各样角色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社会中的角色。他们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4 )阻碍学业的完成。网络的过度使用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 5)淡化道德约束,在网络上肆意漫骂和攻击。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上网的时候,面对网络,他们不能很好地做到“慎独”,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顾任何后果。不少学生将网络当作发泄自己不满的窗口,肆意漫骂,什么不文明的话都敢说毫无自律意识。

网络既是近年来热门而有时尚的话题,也是人们各种信息交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给我们现代化的文化科技等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21世纪的人们必须要懂电脑,能掌握运用电脑,否则那则是现代科技文盲。任何事物有利但也有弊,这也是事物的必然关系,这样一来种种问题尤然而升,比如说网络游戏,色情网等等一系列的网页,不知危害了多少年华似锦的学生!

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呢?因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绝不能“因噎废食”,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学校家庭甚至包括网吧,都应该加强对学生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监管,并推进网络法治化管理,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网外话题活动,让其感受外界的美好,而不沉溺于网络。

总之,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和家庭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净化社会风气,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网络安全班会演讲稿多篇(全文共726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