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小型林果设施栽培示范项目立项报告

时间:2025-02-22 07:11:38
小型林果设施栽培示范项目立项报告(全文共10229字)

第一篇:小型林果设施栽培示范项目立项报告

小型林果设施栽培示范项目立项报告

设施果树栽培,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兴起的一种果树栽培模式,它使果品的采收上市季节实现了提早或延后,为鲜果周年供应市场在栽培时间上提供了保证,能够在果品淡季让人们吃上理想的时鲜水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品位,同时,由于设施栽培的果品抢占了市场空档,使其销售价格大大超过了使用常规方法栽培的水果,可使栽培者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是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项目概述

露地果树栽培是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完全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支配,其生长和收获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桃较早的成热期在6月上旬,葡萄在7月底,杏要在5月中旬,樱桃最早也要在5月初。加之早熟品种多不耐贮运,市场供应期较短,不能随人所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果消费要求也日趋高档化、多样化,在时间上也逐渐由季节性转为周年性。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采用设施栽培果树,使果品上市供应时间提前或延后,成为一种发展趋向。

设施果树栽培,是人工利用保护设施,如塑料拱棚、日光温室等,在不能生产或生产量很低的季节里创造适合果树生长、发育的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组分),从而实现优质果品生产。我国的设施果树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设施栽培适应了果树集约化的发展,它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在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上海、浙江等地相继掀起了设施果树栽培热潮,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60多万亩。我镇现有日光温室64座,具备发展小型林果反季节设施栽培的设施条件,加上我市属典型的城市大,农村小的式业型城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对珍稀果品的需求较大,具有发展设施栽培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设施栽培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利用保护设施,可以克服不利于果树生长的环境条件,扩大栽培范围。

2、通过保护设施,可以在不适宜的季节里促使果树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获得反季节果品。

3、保护设施为果树生长提供了一个封闭环境,减少了很多来自自然界的有害污染,有利于实现无公害优质果品生产。

4、保护设施为人工控制果树生长环境条件创造了物质基础,相对地实现了果树生产工厂化管理,通过人为调节温、光、水、气等,使果树的萌芽、开花、结果、采收诸生产环节实现了人为控制。

5、由于人为控制因素的存在,设施栽培的果品完全可以做到抓空档、抢淡季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使果树设施栽培健康发展,在发展时应着重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l、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

项目以促早栽培为主,并适当发展延迟栽培,栽培模式采用塑料大棚。

2、选择适宜品种

在侧重选择特早熟品种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果个大、品质优的品种。特早熟品种一般果个小,风味淡。而果实发育期在65天以上的品种大多数为大果,品质好,产量高,经促早栽培虽不能最早上市,但在市场上仍有较好的竞争能力。

3、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设施果树栽培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高效益农业生产,适宜集中连片发展,走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

4、着重堤高果品质量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设施栽培的果实与露地相比,品质普遍下降,突出表现在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风味变淡,果个较小等,成为制约我国果树设施栽培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索,须引起高度重视。项目将力争从品种选择、设施环境因子调控、土肥水管理、合理负载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设施果树栽培的果实品质。

四、设施果树棚室设计与规划

(一)日光温室的设计类型

项目采用斜平面与拱圆形钢竹混合结构日光温室。斜平面钢竹混合结构日光温室骨架由钢筋或钢管作形焊接而成。屋面中上部为斜平面,前部到底脚弯成拱状。钢架用ø14--16钢筋作上下弦。用ø8―10钢筋作腹杆(拉花),焊接成断面为三角形的三弦桁架;或用3.3厘米左右粗度钢管作上弦。用ø16钢筋作下弦焊成二弦桁架,并按屋面要求作形。屋脊处设中柱,东西搭横梁(可用粗钢管、角铁等),桁架后部固定在横梁上,前部固定在水泥墩预埋件上。东西向每隔3米左右设一个钢桁架,桁架间东西向用西ø14钢筋作拉杆,设2--3道,焊在桁架下弦上面,把各个桁架连成一体。桁架上顺屋面隔30--40厘米东西向拉一道8#镀铬冷拔丝,冷拔丝上顺坡面南北向每隔0.7米左右绑一根竹片或竹竿,每隔2米左右设一道压槽固定棚膜即可。这种温室顶柱少,光照好,

牢固耐用。

(二)日光温室场地选择

项目选址为新城四组,主要考虑到该组靠近居民区公路,便于管理和运输,并且该组还有较好的水电及排灌设施,经过改造,可以温室内实现双排滴灌。栽培用温室座北朝南东西延长,单座棚长120米,宽7.8米。

(三)示范内容及规模

项目共规划示范温室6座,共种植桃、杏等优质小型林果2200株。其中栽培桃4亩,1600株,品种分别为春雪、油桃王子、早熟蟠桃等早熟品种;栽培杏2亩,540株,品种为金太阳、凯特。

五、投资预算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11.8万元,其中温室租金1.8万元(每座棚租金按3000元/年计算),旧棚改造3万元,苗木费3.5万元,管护费2万元,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1万元,其他费用0.5万元。另外,如新修大棚,每座大棚投资概算为5.1万元(规格:长120m,宽7.8m)。

资金来源:申请补助6万元,自筹5.8万元。

六、经济效益分析

实践证明,果树设施栽培,经济效益较明显。露地栽培、自然生长的普通桃杏成熟上市后由于保存期短,上市集中,最高批发价每市斤在1元左右,有时跌到几角钱。而温室栽培桃杏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上市,市场批发价每市斤3.5到5元之间,亩效益达万元以上。

牢固耐用。

(二)日光温室场地选择

项目选址为新城四组,主要考虑到该组靠近居民区公路,便于管理和运输,并且该组还有较好的水电及排灌设施,经过改造,可以温室内实现双排滴灌。栽培用温室座北朝南东西延长,单座棚长120米,宽7.8米。

(三)示范内容及规模

项目共规划示范温室6座,共种植桃、杏等优质小型林果2200株。其中栽培桃4亩,1600株,品种分别为春雪、油桃王子、早熟蟠桃等早熟品种;栽培杏2亩,540株,品种为金太阳、凯特。

五、投资预算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11.8万元,其中温室租金1.8万元(每座棚租金按3000元/年计 ……此处隐藏6075个字……多万亩。全省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县30多个,建立了川芎、丹参、麦冬等29种川产道地药材32个科技示范区。川芎、天麻、附子、麦冬、贝母、丹参、黄连等30余种川产道地中药材享誉国内外,为四川发展医药产业特别是中药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著名的药材市场之一,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多点购销、种植大户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的体系,年成交量约20多万吨,年交易额12亿元。

三、项目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的发挥地道中药材优势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带动优质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迈进,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立足于整合本县中药材资源、地域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管理,实行绿色无公害化生产,采取基地带农户、公司加农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同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建设中药材种植,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不断增加辐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拟在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规范化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瓜蒌、丹参、双孢菇、魔芋等优质地道中药材种植,以推动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情况如下:

1、项目名称: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拟建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3、建设规模:优质地道中药材1000 亩。其中丹参300亩、瓜蒌300亩、双孢菇200亩、魔芋200亩(新鲁镇社会埝村种植丹参300亩、双孢菇200亩;牛头河村种植瓜蒌300亩、魔芋200亩)。

5、建设周期:二 年(xxxx年xx月——xxxx年xx月)

6、项目投入资金总额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00.00万元。

四、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实施1000亩地道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完成三大体系建设:

(一)种苗体系及基地建设。即:对优良的乡土品种丹参、瓜蒌等品种进行选优及保护、保存;建原种繁育基地;建gap示范栽培基地。

(二)基地配套体系建设。即:供水设施,通过蓄水引水,达到供水有保障;基地道路,能够运送农家肥和产品。

(三)技术服务和品质保障体系建设。即:规范化体系建设,印发技术培训资料,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及周边农户,使基地农户对规范化种植应知应会,熟练掌握;聘请农科院所专家教授,对种植进行检测,监测黄黄连品质,为药农提供指导信息。

五、基地建设内容、规模及地点

(一)1000亩种苗及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1、新鲁镇社会埝村优良丹参品种原种选优及保存保护50亩、建设良种双孢菇原种繁育基地30亩。

2、新鲁镇牛头河村优良瓜蒌品种原种选优及保存保护50亩、建设良种魔芋原种繁育基地30亩。

3、建炼苗钢架大棚6个(日光温室型);其中丰溪镇3个、桃源乡3个。

4、建设gap规范种植示范基地840亩。其中社会埝村420亩、牛头河村420亩。

(二)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1、供水设施,建小型蓄水设施2处,建引水灌溉泵房2间60㎡,埋设供水管道5000米。

2、基地道路,基地机耕路维修6公里;兴修作业道2014米,标准为手推车通行,运送农家肥和产品。

(三)技术服务和品质保障体系建设

1、聘请省农科院所专家教授1-2人,进行指导;

2、制定gap规范化基地种植技术规程;

3、建立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县医药公司负责药材品质检测体系;县农业局负责土壤监测、改良示范;

4、技术培训药农100户;推广300户;

6、印发种植技术资料5000份;

7、购置1套电脑及信息网络设备,建信息服务中心一处。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经概算,建设1000亩地道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其中:

1、种苗体系建设投入120万元; gap规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补助80万。

2、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投入60万元;

3、技术服务和品质保障体系建设投入40万元;

七、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由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负总责,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具体抓,县药材产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办落实,新鲁镇和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

2、企业带动、大户承包。以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确定实施乡镇,突出重点地块,实行大户承包,确定100个药材种

植大户实施,依托大户带动,连片种植。按照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把gap种植规范作为合同要素实施。

3、强化科学管理。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我们将按gap种植的管理体系要求,科学制定各环节管理预案,落实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科学管理。

4、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与有关大专院校、农科所联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科技运用,为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5、实施品牌战略。建设gap种植示范基地,培植绿色环保中药材产业,是有益人类健康的产业,也是项目强县、产业兴县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按国家标准和市场要求精心组织,用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确保基地建设计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八、项目建设效益

(1)丹参亩产干货400~500公斤,单价20.00~25.0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0.80~1.00万元;300亩产值为240~300万元。

(2)瓜蒌亩产干货(干货、瓜皮、瓜籽)400~500公斤,单价20.00~25.0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0.80~1.00元;300亩产值为240~300万元。

(3)双孢菇亩产鲜货2014~2500公斤,单价8.00~10.0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1.60~2.50万元;200亩产值为320~500万元。

(4)魔芋亩产鲜货2014~2500公斤,单价2.80~3.5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0.56~0.8750万元;200亩产值为112~175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总收入912~1275万元。

项目建成后,示范基地可实现收入900万元以上,受益人口300户,示范户可增收3.6万元,示范推广300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对天然林的破坏,又带动了本县其它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从整体上提升全县药材品质档次,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xxxx年xx月xx日

《小型林果设施栽培示范项目立项报告(全文共1022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